砲口之下的大選 備受國際媒體矚目|台灣首屆民選總統(上)
中華民國第九屆總統選舉於1996年3月舉行,此次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正、副總統公民直選,同時也是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正、副總統選舉,是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直選之後,華人地區第二個以民意選舉的方式產生國家元首,當時受到國際矚目,國外媒體也大篇幅報導這次選舉。
1990年野百合學運後開始有了國是會議,國是會議的目的是解決重大憲政爭議。總統由轄區國民直接選舉產生,此憲政主張獲得與會者共識,而使1996年實現了首次總統直選。
閱讀下篇:民主里程碑!用選票委以國家重任|台灣首屆民選總統
《社論》恭賀李登輝連戰先生 齊赴全民的共同勝利!
1996-03-24/聯合報/02版/要聞
【本報訊】在中共軍事演習的文攻武嚇下,中華民國首次民選總統於昨日圓滿完成。我們除了向當選為第九任總統、副總統的李登輝先生與連戰先生致賀,更願向二千一百萬中華民國國民終能實現這項重大的民主成就致以最高的敬意。這次大選在中共軍事演習的陰影下進行,堪稱極為嚴峻的考驗;而這場「砲口下的大選」終於能夠在民主選舉與國家安全兩方面皆雙雙過關,委實可稱為民主政治的一項奇蹟,值得全體國人引以自豪。
若欲總結這次選舉的意義,可從內外兩方面來說。首先,對內而言,這次選舉的主要意義在李登輝總統以獲得百分之五十四的總得票率的顯著優勢贏得連任;但就選票的成分結構而論,若與前年底的省市長選舉相較,其得自「棄彭保李」的票數大約為十八個百分點,而自國民黨傳統票源流失到「第三勢力」的選票則大約是十二個百分點;另若與去年底的立委選舉相較,則其得自「棄彭保李」的票數大約為十二個百分點,而自國民黨流失到「第三勢力」的選票大約為四個百分點;此種一方面自民進黨流入選票,另一方面自國民黨傳統票源流失選票的跡象,可謂是「李登輝體制」主政八年以來的一貫趨勢;而這種跨越政黨的社會支持,不但可能牽動未來政黨生態的變化,亦可能左右重大政策的走向。
其次,對外而言,由於中共演習的影響,使得這場選舉的國際政治意義甚至凌越了國內政治的意義;尤其到了選戰後期,內政的議題幾乎完全消失,而由抵禦外侮的議題全盤取代。而大選的議題一旦被瞬息萬變的兩岸情勢所掩蓋,加上美國與中共在台海較勁,與世界輿論的呼應,儼然使得「台灣問題國際化」這個課題,有了數十年來僅見的實際操演機會,亦使這次選舉的國際意義大幅升高。經由這次選舉所牽動的國際互動,台灣的國際處境顯然已經發生了相當劇烈的變化;選後的要務,則在準確解讀相關的變化,迅速建立趨吉避凶、因勢利導的國政綱領。
當然,亦可就前述對內對外的意義,加以綜合解讀。此次選舉中,內外情勢的相激相盪是影響選情的主要因素,但亦顯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政治弔詭。另一方面,兩岸衝突是這次大選的主要背景,而兩岸情勢發展至今日的地步,實與當局的外交作為與大陸政策有關;另一方面,李連組雖在選季展現對兩岸事務的強勢態度,卻亦不斷透露在選後將致力於兩岸和平的工作。因此,這裡出現的弔詭是:李連組以百分之五十四的優勢當選所反映的民意,究竟應解讀為民眾支持過去的政策,並接受其效應?或者是民眾願意透過這次選舉給予李連體制較大的民意支持,藉為調整兩岸政策的政治資源?另外,就李連體制自身而言,究竟將藉由這樣的民意支持,繼續推進過去波濤迭起的政策?或者將藉由此次選舉的政治資源,來推動新的兩岸政策?凡此,均須視李連組當選之後的實際施為,始能有一較明朗的歸趨。
除了兩岸關係,大選結果對國政的其他層面亦會發生相當的衝擊。首當其衝的是政黨生態。李總統雖以高票當選,但國民黨在立法院僅較過半數多出一席,而此次又在國民大會喪失了四分之三的必要優勢。另外,民進黨因「棄彭保李」而大挫,但在國代選舉中卻仍保有百分之三十的得票率;而所謂的「第三勢力」,亦在總統選舉出現前所未見的百分之二十五總得票率的政治空間。因此,選舉期間就有選後將「調整政治生態」、「擴大政府基礎」的說法;而李連體制究擬致力於重新挽回從國民黨傳統票源所流失的「第三勢力」,或與民進黨再演「政黨外遇」,亦與未來政局的走向關係至大。其次是憲政改革的問題。我國在總統的憲政角色及權責規範尚多爭論之際,即已舉行了總統直選;但總統直選卻未能自動釐清這些爭論,卻反而有使情勢更趨惡化的可能性。獲得高票的李總統究竟將如何以實際作為來詮釋憲政的內涵,亦與未來憲政發展的命運關係至大。第三是民粹因素的問題。民粹因素的最大風險,是使得政治支持的「量」,與政治成就的「質」,二者之間發生「質量背離」的現象。未來李連體制是否能藉由此次選舉所獲的社會支持,跳脫黑金政治的泥淖,並矯治轎夫政治的惡風,亦是一個令人關切的議題。
八年以來,李登輝總統一直獲得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民意滿意度,因此,這次以百分之五十四的優勢當選連任,可謂印證了民意的歸趨;不過,如前所述,八年以來國內外所發生的問題亦是艱鉅萬端;而此次選舉所反映的民意支持,自然是希望當局能夠有更優裕的空間以解決這些問題,使國家更臻安和樂利之境。這不但是李登輝先生個人歷史生命之所寄,也是二千一百萬全體國民的依賴。如此,這次選舉將不僅是一人的勝利,亦非僅是一黨的勝利,而將是全民的共同勝利!
時光匆匆,我們一同走在民主的道路上。「特別日訂製書」獨家收藏珍貴歷史報紙,根據你所指定的日期,原貌重現當天的《聯合報》報紙版面,為你珍藏這些寶貴的人生回憶。
立即訂做你的報紙書:https://bmai.app/5jqgzd
最新文章
-
2002年「涂醒哲舔耳案」震撼政壇!真相大白竟是一場烏龍
2025-02-02 -
首位聯考女榜首就讀歷史系、物理系排名曾超車電機系! 為何這些科系現在都失去光環了?
2025-02-02 -
一位資優少女走上絕路轟動全台 日記成暢銷書卻引發模仿風潮|首仙仙事件
2025-01-31 -
2005十大新聞回顧:高捷弊案奪榜首、邱小妹人球案、倪敏然自縊轟動一時
2025-01-31 -
科班出身播報精準!台灣第一位氣象先生 「馮鵬年」因病離世享壽84歲
2025-01-30 -
獨臂白衣女夜半攔車「尋左手」! 苗栗靈異傳聞藏恐怖命案
2025-01-27 -
嗆壹周刊滾出台灣!吳宗憲自編自導與女星幽會騙狗仔
2025-01-27 -
過年返鄉走春的必現風景:春節大塞車
2025-01-27 -
教壞囝仔!90年代樂透餅風波 餅乾藏明牌、色情刮刮卡
2025-01-25 -
嘉義大埔地震重現61年前白河大震巧合 震央位置與日期「驚人相似」
2025-01-22 -
除舊布新找高手代勞 八零年代掃除服務業興起
2025-01-22 -
曾是當家主播因「削凱子事件」黯然離開 薛楷莉轉行護理師
2025-01-22 -
演戲未成名因緋聞纏身轟動一時! 「王筱嬋」感情生活宛如一齣八點檔
2025-01-21 -
2005年高雄捷運剝削移工引暴動 人權汙點陳菊陳其邁雙雙請辭
2025-01-21 -
曾是一段佳話!2003年雷家佳禮讓軍校入學機會 獲國防部長接見
2025-01-18 -
化學反應失控爆炸!福國化工廠20年心血瞬間灰飛煙滅
2025-01-17 -
90年代教改先鋒「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免除高中聯考引發低分高就爭議
2025-01-16 -
舊鈔換新鈔!細數歷年紙鈔「印一字」最稀有 一套高達150萬
2025-01-15